1989年我国第一代钛肥科资牌891-植物促长素研制成功;2000年北京万春金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公司以“含钛微量元素肥料”的名称制定了企业标准;2008年国家农业部在万春金太公司的协助下,制定了钛肥行业标准;2010年农业部核准首例可明示登记为含有益元素钛的微量元素水溶肥料;2012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内首家含钛微肥的正式登记许可证;2016年通过了农资产品的有机认证;2017年万春金太作为拥有自主品牌钛微肥唯一的生产研发厂家,参加“一带一路”中阿博览会
中国钛微肥与万春金太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叶面肥产业应运而生。对于钛肥,可能许多人还感到有些陌生,然而科学家们开始对它进行研究却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
•从8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湖南农业科学院土肥所等科研单位对钛在农业上应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经济作物及粮食作物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与验证。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万春侯教授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用于农业生产有机钛化合物的研究。
•万春侯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科学家,五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国家计委客座研究员。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万春侯即从事含钛微肥的研究,他创新的有机钛生产工艺及配方“891植物促长素”于1989年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的科研成果鉴定,1997年研制开发含钛微肥成功。当时研发生产的含钛微肥以“万春”、“科资891”、“金太”、“乙太”为品牌投放市场。自此,以万春侯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是我国研发有机钛较早的团队。
万春侯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
•1998年张维国教授师从中科院万春侯教授做含钛微肥的研发推广,完成了在生产工艺上的高浓度全自动化连续生产的改造,并获得国内首家含有钛元素为技术指标的肥料登记证。 2000年北京万春金太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张维国教授出任万春金太总经理职务,在有关专家的技术支持下专门进行含钛微肥生产,以及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开发出了第二代钛微肥。就是我们目前正在销售的产品。
已故的张维国先生
•2005年,公司以“含钛微量元素肥料”的名称制定了企业标准,并在北京市顺义区技术质量监督局做了备案。
•2008年,国家农业部在万春金太公司的协助下,制定了钛肥行业标准,为此公司获得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临时肥料登记许可证(农肥临字2008-3195)。在此前尚无国际、国内、行业及地方标准的情况下,该行业标准的制定,标志着万春金太对该行业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我们用该项技术配制的含钛微肥通过北京市土肥站的试验证明,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经国家肥料检测中心化验所有项目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经国家农业部专家评审会评审,2010年农业部办公厅15号文件农业部己核准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登记时可明示有益元素钛的含量,于2008年4月24日批准其作为主要技术指标(农业部肥料登记许可证:农肥临字2008-3195号),这在我国肥料登记记录上是首例,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农业部认可的含钛微量元素水溶肥。
•2012年4月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国内首家含钛微肥的正式登记许可证。(农肥准字2012-2348)。
2015年提交了有机生产资料认证申请,并于2016年正式通过认证。